上课
条评论我以为我不喜欢上课。大三以来我几乎没上过课,能翘得都翘掉了,或许是大二下开始。忘了具体什么原因,总之应该是因为某段时间事务过于繁忙,或者我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我决定只去上我觉得重要的课(应该一周只有两节),剩下的自学。如此似乎腾出了不少空余时间,捣鼓我当时觉得重要但是实际上没啥用的东西。实践一学期以后发现绩点并没有掉,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研究生绩点并不重要,我更不去上课,有时候一周只去一两节,有时候一节也不去了。
这周我去上了两节课,是这学期上的第一节和第二节课(虽然上周已经开学,但是我一节也没去,笑)。
第一节是文学概论,周三第3-4节。我迟到了一分钟,小教室坐得满满当当,我于是坐在教室最后的一张椅子上。老师中等身材圆脸,看起来儒雅随和。PPT封面:文学是什么?老师讲文学的四要素与之延伸出的四个理论:世界(摹仿论)、艺术家(表现论)、作品(客体论)、欣赏者(实用论)。还有两个理论下节课讲。我觉得讲得很好,许多作品和引用都融汇在其中了。老师似乎不发PPT,每放新的一张幻灯片,文学院的学生们都飞速用手机、ipad拍照。我想:幸好我不要考试。(笑。)我前面的女生以惊人的速度把照片扫描出清晰的图片并在上面做笔记,坐旁边椅子的哥们在查转专业的要求和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突然又进来一个学生没位置坐,和我对视尬笑一下,在后门后登高望远一会也溜走了。
第二节是自动推理,周四第5-6节。我问学长对我的科研有没有用,他说没有。这课跟数理逻辑、形式化更相关,而我们做的是模型参数堆叠的黑盒AI算法。我问难不,他说难。但是这老师我很崇拜,他是我在校园里遇到的第一个如此坦率真诚、特立独行的老师。我又迟到了一分钟,于是坐到了没有人坐的第一排。satisfiablity, validity, soundness, completeness, termination, reasoning models, normal forms,有本科数理逻辑和知识表示的基础,听起来并不费劲。但我也清楚地感觉到我似乎理解得更多了。本科的时候学得好费劲(一方面因为我老开小差,另一方面因为确实难),现在却不是。我好久没用纸记笔记了,但是还是记了一大堆;本科时的室友也在教室,和其他几个女生坐一块。特别是研究生以后,我和我的同学并不亲密,我总觉得不愿把时间花在讨论一些我不太感兴趣的事情上,或者陪别人做事,同时偶尔觉得孤独和不合群。我打了个招呼,下课以后进行了一些闲聊。我很享受这两节课。我感兴趣的知识飞速灌进脑袋里。我想也许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
往前有这样的体验吗?我想是有的,但是很少。最近的记忆是大四上某节随机过程,我跟着老师一起写证明,想爽了。少有的部分原因是我难以集中注意力,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很忙,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在三心二意地追求别的东西,部分原因是有些课讲得太烂。
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以供以后参考)有时候正常作息,有时候中午才起床;差不多隔天锻炼下,有时健身有时跑步,昨天打了球;工作了,但是效率不高,没怎么看论文,没什么自己的见解;对自己要求越来越低了;有时候我觉得很身心健康;终于看得进书和长视频了,我为这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