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x送我去禄口机场。他把switch给我,万一我在芬兰交不到朋友,过得太悲惨,还可以一个人在宿舍里边哭边打王国之泪。在登记口说完白白,回望一眼,拿着我的红色护照,踏上我的旅途。

两个月签证刚下来后买机票时,朋友说:我宁可多花几千坐个直飞,也不坐我这样的携程组合受罪票。但谁叫我是个穷鬼,大手一挥购入三次转机、41小时的廉价航班。

第一站重庆。果真是魔幻的山城,地铁站建在江上;一楼与二十二楼相对,名副其实的“天桥”将其连接。在地下通道和楼梯间穿梭,高德地图不如小红书的土著捷径攻略管用。洪崖洞人山人海,蜜雪冰城做柠檬水的小哥练出了不错的小臂肌肉。豌杂面好吃,但默认居然是中辣,吃到一半已经麻到感觉不到嘴唇了。解放碑附近是商圈,没什么小吃摊,于是九点半坐上地铁回机场。

夜晚江北机场电闪雷鸣,后来才知道那晚往后全国都在下暴雨。幸好飞机顺利起飞。我靠走廊坐,和靠窗的大叔中间隔一个座位。登机后,我开始飞速摆弄我的睡觉装备——为这趟长途飞行专门买的贵价U型枕、眼罩、飞机上发的小毯子和小枕头。大叔贼兮兮地瞟了我一眼,然后侧身躺在了我们中间的空位置上。我瞬间觉得自己是个小丑。U型枕原来并不舒服,不过大叔人也算好,接受了我轮流躺着睡的请求。于是经济舱变成了升级了一半的超级经济舱,甚至还有一段时间我躺在地上睡觉。如此熬过十二小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受,终于抵达米兰。

第二站米兰,排all passport的长队入境欧盟。一个多小时的排队时间的一半都在小红书搜如何回答欧洲边检的问题,然而光头白男看都没看一眼就在我的护照上戳了一个极歪的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边检的章,就在左上角,与页面完全平行。)

来之前,在各个平台搜索攻略,想着要不抓紧这六七小时特种兵逛逛米兰,实在不行去附近的小镇费尔诺吃顿意式料理。不过最后我恹恹地在机场坐了三个钟,很困的时候还紧紧地护着我的包和箱子。至少机场的人并不热情,当我英语提问的时候爱答不理,让我有些沮丧。中午吃了玛格丽特披萨,给爷爷打微信。我说:这里好多老外,爷爷笑道:在这里,你才是老外!

确实是这样,我太习惯身边人都是黑发黄皮。一个人在米兰机场,被黑白各色的人流和各种语言包围,产生了某种畏缩的情感。安检时,屏幕上闪过中文的“旅途愉快”,还是仿宋体。也许这里水质太硬,光头男人很多。买了Venchi的gelato,没有想象中的好吃。再次登机,这次是北欧航空的小飞机,我从登机睡到落地。

第三站哥本哈根。心情从进入哥本哈根机场立刻好了起来。哥本哈根机场是经典的现代北欧建筑风格,我心目中的机场最佳——自然温暖深色木质地板,绿植墙是用真的绿植构成的,乐高店门上的乐高飞机螺旋桨旋转,店也比米兰的好逛很多。这里英语普及度比意大利高很多,不过东西也是真的贵,我纠结了半天,花折合50人民币买一块丑陋的黑麦面包,结果忘了购丹麦克朗的汇,中行的无额度信用卡不支持预支,也不在国内的购汇时间,卡一直刷不上。看到我的囧相,卖面包的小哥说,It’s ok, you can take it.一下给我搞得好感动。不过面包酸酸的好难吃,尽管要饿疯了还是没吃完。

第四站赫尔辛基。飞机上俯瞰蔚蓝的大海和星罗棋布的小岛。

落地已是23点45,0点25是最后一般地铁。匆匆忙忙拿了行李,买了电话卡,赶到地铁站插卡买好票,还有一会地铁才到。这里的地铁站没有什么装修,只是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圆洞。冷风呼啸。此时才有到了欧洲的实感。暑研申请、签证、交通、信用卡……费了好些功夫,终于第一次走向新大陆。

地铁转有轨电车的时候迷路了,热心的芬兰大叔大妈虽然到家了但还是一路陪着我走,尽管带我走的路是反的。Kittos!

一点半,终于到了阿尔托。天还不甚黑,和现在南京的七八点差不多。拖着笨重的行李箱花了好一番功夫找到宿舍。租我房子的女生忘了把煮的粥倒掉,所以宿舍闻起来好灾难。搞完这一切已是三点。躺在床上本想感慨一下,但是实在太累了,一秒入睡。

阿尔托,1.3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