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减的表达欲
好久没更豆瓣了,上一次发状态还是1月3日。豆瓣是我的常用软件,但打开的频率远没有以前高了,差不多一两天打开一次,看看友邻们发的动态。
我是在2017年注册的豆瓣,彼时我是高一的学生,观影活动后老师说可以在豆瓣上标注看过的书影音。我于是注册了豆瓣,并且发了两篇影评:一篇死亡诗社的,还有一篇是活着的。和初中同班的好友莫名其妙互关后,我开始在豆瓣上写日记。后来有了几个互关,都是扬州中学的好友。彼时旺盛的表达欲逐渐在豆瓣上表现,每当灵感到来,我会放开手中的事,把它记到作文本上。周末我回到家,用奶奶的手机输入作文,然后发在豆瓣上。
旺盛的表达欲一直持续到大学,大一大二时,有什么想法我都会记下来,发到豆瓣上。我希望豆瓣不要倒闭,因为这里有我很宝贵的记录,当我回看只觉得迷雾茫茫时,这些文字提醒我我曾经投入、真诚地生活过。(当然以防万一,我也做了备份。)现在回来以前的日记,总觉得有些幼稚,但我不想删除它,因为它们是一次次commit,过去的想法更迭,构成了现在的我。
上了大三后,我好像没什么想说的了。我过得还不错,经常开心,偶尔焦虑,不过都是程式化的情绪,可以说是comfortably numb。之前的日记,大多是对于微小情绪事无巨细的记录,现在却突然觉得这样没什么意思,于是失去了之前的热衷。另一个间接原因是我的文学阅读量大大减少了,写作的能力退步了。(希望写代码的能力能增强点,悲。)
情人节,很俗气地答应潇给他写一封情书。昨天灵感大发写到一点多,但是我太困了。我决定睡觉,醒来后果然接不下去了,只能又画一张饼。最近这样的体验太多了,我打算写点什么,思路从流畅到干涩,然后半途而废,关上打字的手机或电脑,半夜睡觉。今天本来也是这样的,但我决定把这篇写完,于是不管是否满意,硬着头皮往下写。
人是在不断变化的,过去几年我改变了太多。随之衰减的是我的表达欲和表达能力,我想这应该算是有点悲伤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