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想到,越长大我越觉得我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但是面对电车问题我一定会选择什么都不做。因为我更多还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对我来说我自己快乐与痛苦的感受肯定更强烈,因此我对“效益最大化”的计量中我自己幸福与否占得比重肯定更大。什么也不做,这场灾难便与我无关,我最多因为死亡的惨烈景象而ptsd;但是拉下操纵杆,我就杀害了另一个人,是的,我也救了其他的人,但是杀人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肯定比救人带来的正面情绪强烈而持久。我决定的依据是,这个行动在我朴素的道德观念中,总的来说是否最大化快乐最小化痛苦。更多的事:我是十分利己自私的,但是我会做许多看起来利他无私的事,因为这些事会让我感到快乐;我还会做一些与世俗意义上的功利相悖的事,比如说打球影响学习但是我还是会打球,因为在我的意义上,功利是我的快乐,而这件事让我感到快乐。选择变得十分简单,快乐最大化、一些基本的推导加上朴素价值观的底层公理。但什么是快乐?什么又是痛苦?功利主义也许与道德无关,许多时候人的快乐是趋同而本能的,可是对于痛苦来说,我常感觉不少让我痛苦的事情是我的道德感决定的,我做了有悖于我的良知的事情,我感到不安、愧疚、自责。而个人的道德感更多是非理性的、后天塑造的、在变化中却相对稳定的,这样不讲道理的道德感又成为了行为最根本的指导。对于偷东西,尽管收获了物质,但因为道德感我会觉得愧疚,因此很难过;有的人的道德感会觉得无所谓,好耶,反正也偷到了东西;有盗窃癖的人甚至会觉得奇爽无比。人的快乐和痛苦是与道德相关的。而刻入骨髓的道德判断操纵着情感,很难被推理。像好奇的小屁孩一样链式地把“为什么”问下去,很快道德就经不住推敲。但是我们还是相信道德,我们从小被这么教,我们从小都这么想,尽管有时候它并不理智,但是我们已经无法摆脱(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思维方式。道德更多还是像规定,我们就是觉得这样好,对于另外一群人来说他们可能就是觉得那样好。逻辑上你可以说服自己这样合理,但是良心自我谴责时的难受感并不会因为这一番道理而减少。道德与功利主义相关吗?如果不的话,我想道德才是最本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