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是什么?我使劲回忆小时候,却无从得知。我上中班的时候凯莱幼儿园举行了一场绘画比赛, 我参加了,试图自己创作,但当时我的控笔能力不足以让我完成一幅我满意的作品。于是我像大家一样,叫老师帮忙画好一幅卡通画的底稿,然后我来填色。幼儿园老师给我一种疏离敷衍的印象,好像她一直在俯瞰我。她帮我画了一幅长颈鹿站在蓝天白云下的图片,左上角是四分之一个太阳。我于是认真地把画填好颜色,奶奶花钱帮我买了框装裱(是一个橙色的框),然后送到幼儿园评奖,似乎拿了二等奖。在幼儿园的时候,我的竞争意识似乎已经在萌芽了,我是知道这是在我的童心里的。比如说我发小的弟弟比我们小一级,但是拿了一等奖,这让我暗自不爽,我认为这是因为他的老师给他画的海底世界更为精美的缘故;比如说我后来的好朋友娇娇幼儿园和我一个班,我想参加讲故事比赛,但是老师选了她,这也让我暗自不爽,后来她似乎拿了一个好成绩,于是我想:“好吧,也许她代表班级去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我还是有些记得第一次老师选我去后面改作业时我的狂喜——这是老师认为你好才可以拥有的特权,你拿着你的红色水彩笔,在别人的本子上画勾勾。“还有一个改作业的名额,谁想去改作业?”老师叫完那些她惯常叫的好小孩以后这么说。所有小孩都高高举起手,他们不太熟练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激动着按照老师的要求不发出声音。老师在所有小孩中唯独叫了我的名字,我兴奋地拿起我的红色水彩笔,搬起我的椅子走到黑板后面去,改作业的小孩坐在那里。我猜老师也很享受所有小孩坐在下面统一地期望着,而选择的权力带一些随意地在她手上的感觉。凯莱幼儿园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小操场上有滑滑梯,但是老师却不让我们滑。我非常相信,我思维中的许多惯性——与这个社会相适应而有时候与另外一个意义上的“正确”不统一的惯性——在那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而这是因为老师说过什么话、干了什么事。小孩是很信仰老师的。

我看书很早。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看过一套叫《时文选粹》的书,里面的文章是大人写的对生活的体悟。我像张爱玲说的一样,在还没见过真海时早已在绘本上看到别人描绘的海,并开始对我不理解的东西感到感动。但其中一篇让我觉得狗屁不通——那是一篇论童心的短篇散文,作者说,啊,小孩的想象力有多么广袤丰富,太阳都在纸面之外,只留下小小的一角在画面之中。我这么认为:“这不他妈胡说吗?(当然我当时还不会说他妈的)画太阳只有四分之一在纸上是老师教的!”幸好我读书早,要是我六十岁看到这篇文章,而我早忘记作为儿童是什么心理,我已经与儿童的身份完全割裂开来,也忘了我为什么画太阳只画四分之一在纸上,我就会无知又自我感动地陷入和作者一样的赞美之中。

我的童心并不是富有想象力的。我只是很容易(带着怀疑)轻信一些成年人告诉我、成年人看来显然虚假的东西,并在此上延伸。童话也并不是作者小时候很有想象力的时候想起来,长大以后还记得,于是把它写下来的产物——至少我这么觉得——据我不一定准确的记忆,我第一次拥有完整想象出故事的能力正好是在我脱离童年之后。童话是那些少见的浪漫的大人送给小孩的礼物,当然其他大人教会给小孩其他东西,比如说纪律和规则。

我的童心也并不无忧无虑。大人会和我说:多羡慕你,这样无忧无虑,长大以后就会有太多烦恼!但我记得我小时候是认真地有着许多烦恼的,虽然所烦恼的事情在大人看来好笑,但是我烦恼的心情是真切的。长大以后觉得小时候没什么烦恼,也许是因为大人世界的烦恼在大人看来显得更加正经,而小时候具体的烦恼都已全然忘记,对童年的回忆已经是美化过的样子。我小时候的心理确实是更简单的。大班的时候爷爷奶奶带我去买电视机,问我买哪一个,我说买他们不是他们看中的另一个,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上面放了小鸟玩具。销售的姐姐立刻说:买了这个电视小鸟玩具也可以给你。最后我非常开心地带着小鸟玩具回家,那是一排连在一起的几只有些硬的、毛毡质地的小鸟,我抱着小鸟睡午觉。后来我把小鸟弄丢了,爷爷答应帮我再去要一个,但是去问了以后已经没有了。我们去参观肯德基,发了一只晚上可以发出绿色荧光的奇奇头像,我很执拗地喜欢它,后来也搞丢了,我就很难过。如此的事情有很多,现在看来觉得很可爱,但是在小时候,当我拥有童心的时候,这些事不是可爱的,而是正常的。我的逻辑虽然简单,但是自洽,我也不觉得有什么美好,也不觉得非常纯粹。其实现在,我只是在更大规模地保持着小时候的心理,用本质几乎同样的态度追求一些在大人看来更加重要的东西。

但是小时候确实很好。我初高中有些叛逆的时候爷爷总是说还是你小时候好,要是能回到你小时候就好了。小孩子不觉得童心可爱,童心之所以可爱是因为站在大人的视角去看它。当我们已经习惯不信任再去惊喜于小孩子少有保留的轻信,当我们已经习惯于伪装再去讶异于小孩子不太会伪装的言行,当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为人处世再去观察小孩子笨拙的模仿,当我们困于更大规模的烦恼再去聆听小孩子小小的烦恼,当我们适应复杂再去对话小孩子的简单。我们会觉得:好可爱!当然这可爱是大人的解读。

还有什么很可爱?很可爱的事情有我刚长了四颗小牙的时候咬了奶奶一大口,尽管那时候我还没怎么习得语言,但爷爷还是认真地跟我讲了许多为什么不能咬人的道理;很可爱的事情有爷爷每天认真听我说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并且把我说的话认真地写到我的成长日记里;很可爱的事情有爷爷认真地答应我许多请求,比如说帮我在去银河电子城要一只小鸟玩具,尽管大人看来这并不重要,也许小孩转头就忘掉;很可爱的事情有爷爷认真地信守许多承诺,比如每天认完字给我两个硬币,尽管那时候我还没有完全理解硬币可以用来买东西,尽管小孩子很好糊弄。很可爱的事情是大人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小孩子,那样子的大人确实是很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