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隐喻——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美丽不可怕,可怕的是美丽背后的隐喻。
她是行走在街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年轻女人,不是石膏雕塑。于是她的美丽便是不洁、情欲、性诱,美丽给她的所有行为赋予了本没有的意义,美丽甚至盖过了她人类的身份。美丽招引男人的黄色笑话和猥琐觊觎,带来女人的恶意中伤和鄙视嫉恨。
人是肤浅的动物,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对一个人人格的判断和评价,而外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第一印象。一位直男与我坦言长相决定他对异性看法的百分之七十,只有看得顺眼才会考虑进一步了解。
人还是排外的动物。已知绝大多数人相貌平平,那么长相在一个合理阈值里的人就可以融入社会,为大家所接受。但是像玛莲娜这样极度美丽的(原谅我贫乏的形容词)或者玛莲娜的相反也就是极度丑陋的(比如说悲伤的柯西莫多),往往从第一印象开始就被人排外。
玛莲娜可以被人尊崇或者摒弃,无论如何她都是在群体之外的。人们看她走过街道时就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她是供观赏的,没有朋友,人们默认她不会因为流言喜哀。玛莲娜是外乡人,也没有作出融入社会的努力,这更加剧了这种情形。
所以影片里会反复出现所有人在西西里中心的大街上驻足观看玛莲娜走过的奇观,伴以轻快滑稽的配乐。她穿着包裹严实的衣服,谁也不看。但是人们意淫的眼睛早把她扒了个精光,她的每一次路过都为人们的流言莫名提供了事实论据。
美丽的隐喻。这时美丽不再是一个人的特征或者无用的表象,美丽被附上了世俗功用。美丽确保无论战乱她可以衣食无忧,同样明确她无论洁身自好都不再清白。美丽让她俘获全镇男子的心,但他们的追求从不认真,他们追求的是“西西里第一美臀”而不是她本身,是他人的嫉妒羡慕而不是二人平淡的生活。美丽让她得到所有人的关注,但往往是恶意的那种。
而这一切她都无法选择,她生来就是美丽的人。与丑陋之悲相比这种悲哀同样沉重却格外耀眼。
美丽赋予她许多特权,也剥夺了她许多基本的权利。
美丽让她成为西西里“娱乐圈”的头号谈资,却没有付给她高昂的片酬。美丽让她失去私生活的自由,因为她的一举一动都在众目睽睽之中。
我想玛莲娜后来成为妓女的原因影片里是交代明了的。丈夫去世,情人被派往遥远的北非,父亲去世,肥猪妈宝律师的妈妈不准他娶“那个娼妓”,全镇的男人迫于舆论的压力没人敢雇用她。 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她失去生活来源,从此走投无路了。这与其是“弃良从娼”不如说是整个社会通力合作的“逼良为娼”。玛莲娜成为妓女了!她的美貌让她比别的妓女更招人嫉恨,同时这印证了人群早有的肮脏预言。
她染了红发走在街上,低胸装隐约春色乍露。她坐下时隐约有幼稚的神态,她含烟时数十只手殷勤点火,她眼神仿佛看破。
西西里行走的美丽传说存活在流言中,保持不动声色和目中无人和无限隐忍。直到美国大兵解放西西里,那些女人首先想到的是惩罚这个“勾引我们男人的婊子”。一场群体的暴动。
然后男人女人分界开,玛莲娜浑身伤痕衣衫褴褛地跪在这天然的鸿沟之间,长发满地。她始终不被同情和包容。她早被女人抛弃,而曾经殷勤的男人面对此无动于衷。她像动物一样大声嚎叫,几天后坐上火车独自惶恐的离开。
一年后她和丈夫一起归来,一声“bonjour”化解坚冰。那些曾经歧视虐待她的人,仿佛一下忘掉人性之恶。
她有丈夫依靠,新有了鱼尾纹,也许她会和西西里和谐共存。就是这样苟且的结局,但生活常常就是苟且的。
故事从西西里唯一真正爱她的少年的视角记叙,给玛莲娜一个有尊严的结局。这是我从这个悲伤的故事中看到的稀少温暖。
美丽是多大的幸运也是多大的不幸。
她对西西里是一场不太美好的幻梦,一度集体的暴动,一个将会口耳相传的传说。
西西里对她只是由美丽的隐喻引发的、层层叠叠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