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废话过多不得不书评——评《苏东坡传》
终于把苏东坡的《林语堂传》看完啦!
高一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英译是“THE GAY GENIUS”。我想:天啦噜!这个苏东坡竟然是个gay哇!
学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时候就最喜欢苏东坡的了。相比其他文人,他更少一点故作的豁达,迂儒的酸腐,不扣题的论据和逻辑混乱的论证。
对这个千年之前的大文豪的一生简直羡慕不已。也曾居庙堂之高也曾处江湖之远。也曾年轻气盛负傲狂狷,也曾修养生性终得老成。对体验派的本人这份丰盛的人生简直梦寐以求。无论境遇如何,总有许多朋友的交游,体恤的娇妻相伴,百姓的爱戴崇拜,最重要的是有真正乐天派的人生态度。比起东坡的文才我更羡慕他的境界和心境。
小人的谤毁,奸人的得势千年之后早成云烟。元佑党人之碑百般遭毁却得以永存。
下面是对书本身的一些负面看法:
1.我虽然对苏东坡极其所处时代不够了解,但也能看出这本书对苏东坡的评论不够客观公正。为啥除了苏东坡还有他的好朋友全都是奸邪小人捏,好坏阵营划分得这么分明?(可能是方便歪果读者理解吧)为啥老是明戳戳暗戳戳怼王安石捏,人家好歹也留名后世了好不好?为啥怼二程捏?作为一篇传记,读者更想看到的不是苏东坡眼里的苏东坡或者林语堂眼里的苏东坡,而是一个真实的有缺陷的苏东坡。不能老是带着爱豆滤镜看银对不对。实际上像苏东坡这样伟大的人,根本不需要小人的衬托,或者对其行为的无谓辩解。
2.呃,其实这点还好啦,文章有时过于直男的语言。就像钢铁直男吴郭磊讲“楼高不见章台路”时说那里“男的女的玩”一样,突失意境却莫名好玩。正如热评所提,“可是还没有什么无心流露的话,供现代的传记作家使之与解释、直觉、狂想相结合,而捏造出东坡这位诗人下意识中神经病的结构形态”(p26)。这样奇奇怪怪的语言解释一个中国古人有点让人喷饭。又比如说,文章讲苏东坡是如何练瑜伽(???对不起我出戏了),还有讲苏东坡炼丹的时候絮絮叨叨地解释“这个是硫化金”“大概是氯化汞之类”立刻把我拉回被化学支配的恐惧之中。(当然这样也挺好的,讲得清楚明白,就当我是杠精好了)
3.这点纯杠,感觉重点不突出。像朝云“满腹不合时宜”这样著名的故事就一笔带过了,而且都没有文言文原文。不方便我整理作文素材。(对不起我真的太杠了)(小心翼翼)